《欢乐颂》:你的读书态度中藏着人生格局

时间: 发布:admin 浏览:

 

文 / 江徐

作者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

 

过客,形形色色。

车马,来来往往。

在当下这个某些场合被称为"书香社会"的时代,有人喜欢读书,有人从不读书。在读书的人当中,有人为了获取知识,有人为了装腔作势,有人相信可以改变气质,还有一些人,他们读书,什么也不为,假若非要究其缘由,只因读书本身带来乐趣。

一个人读书的态度,可侧面查看他的格局、人生境界。

比如在当下很火的《欢乐颂》中,安迪、赵启平、关雎尔属于喜好读书的一类,曲筱绡、曲连杰、邱莹莹当列不好读书之流,这些人的做事格局、处世境界,相比之下,高低立现。

 

 

先来看曲筱绡和赵启平这对情侣。

在某次商业谈判中,曲筱绡资质不够硬被对方直接淘汰。由此受辱的她立志读书,攻读MBA。男友赵启平为她购买了一大箱相关书籍,陪同、监督着她。捧着厚厚的《哈佛商学院管理系书》,三分钟热度,她就开始抓头挠腮,烦躁不安,坦白说到,要不是为了银子,一页纸都不想看。

坐在对面的赵启平呢,看的则是《空谷幽兰》。她望文生义地认为,这是一本讲种植兰花的书籍,并且感到不解:作为一名医生,有什么必要看这种"外国汉学家著写,讲中国隐士文化的书"。

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逻辑——医生该看医学书籍,教师该看教育书籍,说到底,大众文化中的四个字:实用主义。

赵启平给予曲筱绡的回答,也可作为对大部分实用主义者的回应:

等什么时候,你能不为任何目的而做看书,你就离文化不远了。

曲筱绡读书是为了考MBA,为了增加饭局上能够唬住别人的谈资,更进一步说,是为了将来有助于赚,这才是她硬着头皮看书的真正、也是最终目的。

古往今来,太多太多人和曲筱绡一样,功利性地读书。

古人讲求学而优则仕,包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不是将读书作为人生进阶的跳板。这样读书,岂有快乐可言?

当下社会,莘莘学子在高压之下,为了一个好看的分数、一所好听的大学,争分夺秒地勤学苦读。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人,为了考证书、为了升职、为了职称和工资,为了这个那个而读书。这种情况下的读书,无不功利。做任何事,一旦带有功利心,就与乐趣绝缘。

放在现实中,我觉得赵启平和曲筱绡很难走到一块。前者喜欢读弗洛伊德、尼采、王小波,还热衷音乐剧,后者向来不学无术,坐进歌剧院就犯困。一个喜好看书,并且凭兴趣喜好看书,为人讲原则,一个难得翻书,还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做事无底线。志不同道不合,三观不一致,如何长久且默契相处?

 

欢乐颂

《空谷幽兰》这本书我没看过,不过一位朋友曾经推荐。有次见面,这位朋友送给我一本《昔年种柳》,又说,四十岁之后,只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有乐趣的生活不值得过。这种"只看自己喜欢的书"的态度,不就是乐趣的一种来源么?

有一次过年期间,我和家人在一起。大家坐在客厅沙发上,老人看着电视,小孩玩着玩具,阿姨织着毛衣,我翻着喜欢的书,各司其职,感觉挺好。阿姨对我说,你现在又不上学了,还一直看书干嘛,有这时间倒不如跟我学打毛衣,实用着呢。边说边递过来针和零散毛线,手把手教授着、示范着。因为我智慧不够,未能达到万事通达的程度,加上心思不在上面,对于织毛衣、打围巾女红一窍不通,手中的针线让我感到如坐针毡,十分煎熬。姨夫看出我的为难,解围说了句,看你这么难受,还是去看书吧!

谁说不上学了就没必要读书了?谁又规定读书非得为点什么呢?要论实用,能够从读书中也好,从其他事情也罢,能够获得乐趣,不算人生最大用处么?

世俗多功利,庸人求实用。

 

 

再来看邱莹莹。

在电梯口碰到小曲捧了一只箱子,当她得知里面全是书时,第一反应是:你有病啊,买这么多书干嘛?

书,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买书不但不能赚钱,还费钱。——这也许就是邱莹莹这类人的逻辑。

在第一季,情感受挫的她化悲愤为力量,在父亲陪同下买了一堆所谓的励志书和光盘,跟着视频又叫又跳,像打了鸡血,异常亢奋,幻想通过成功学书籍走向成功。且不说任何人的成功不可复制,她都没有思考这种书的内容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总之,对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求之心切,缺乏独立思考,在读书上饥不择食,盲目从众。安迪见此情景,好心劝诫她,这种逻辑不通又煽动人心的书不是好书,不应该看。邱莹莹那点情商让她觉得,人家安迪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因而趾高气昂,在这里看不起她,明明是成功励志的书,怎么不能看了?!

——简直是夏虫不可语冰。

这让我想起一位读者,他在我一篇关于两性情感的文章后面留言:

前段时间,我跟前任分手了。我说,我喜欢花草,她说我娘。我说,我喜欢没事安静看书,她说,看书能带来钱吗?我说,你有空也多看看书,她说,你看不起我。真是疲惫,一次次以沉默代替争辩,沉默却变成了她口里的冷漠

为此,我感到有些不解,看起来三观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当初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对方回复,年龄逼迫,家人介绍相的亲。

原来如此 。

 

 

再看一下曲连杰这个花花公子对读书的反应。剧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曲父拿起赵启平在所看的《空谷幽兰》,举到他面前,问到:认识吗?看得懂吗?

曲连杰:啊?

曲父又问:看得懂吗?

曲连杰:啊?

封面上区区几个汉字他自然看得懂,只是,在他观念和生活内容中,根本没有"读书"这一栏。因此,他对读书的第一反应是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作为富二代,曲连杰啃老、吃白饭、用公司经费吃喝玩乐嫖赌,最终,上亿家产断送在他手上。用樊胜美的话来说,曲筱绡虽然不断惹事,遭人厌弃,但是作为一个人,她要比哥哥曲连杰像样多了。

作为企业高端的安迪,给工作认真上进的关关推荐《Where's your wow》这类经济管理类书籍,她自己在泰国海边度假时,也在看一本“闲”书。

读书,总是好过不读书,功利性地读书无可厚非,不带功利地读书,方见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

 

 

夏丏尊曾将读书作了这样的分类:一是读职务书,二是读参考书,三是读趣味书。

为获取得什么、改变什么、为名为利、为职称为工资,但凡为了点什么而读书,这书就读得无乐趣可言。不仅仅是读书,做任何事都是如此,但凡带有功利性,便与乐趣背道而驰。

人想活得有趣味,需要读一些无用的闲书,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台湾作家龙应台给儿子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读书,她告诉儿子,之所以要求他用功读书,不是因为她要他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希望儿子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种"选择的权利",说到底,就是自由。世间种种乐趣,无不建立于自由基础上,不仅仅身体的自由,更包括心灵的自由。

面对读书,我们习惯记住"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道理,也不要忘记庄子的"无用方得大用"。这种大用,在于枕上诗书闲时好的闲情逸致,在于不同阶段读书犹如窥月、探月、玩月的乐趣,也在于掩卷遐思时,嘴里好似吃了几千斤重一枚橄榄的清甘。

 

 

©作者简介:江徐,80后老少女,十点读书 签约作者。煮字疗饥, 借笔画心。原创公号: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