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资基础决定你的未来

时间: 发布:励志人生 浏览:

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过年回家亲戚们不是问工资就是问婚嫁。说来痛心疾首,大城市那点工资,根本不足以扎根。

对很多毕业生来说对企业有心理工资诉求,希望自己生活的体面一点,似乎成了一种原罪了。

 

01

工资决定你的增值基础

 

毕业招聘,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应届生嘛,资历还很浅,对你们来说经验最值,还要求什么工资啊”。

 

企业似乎把压榨毕业生当作理所当然,尤其中国还处在人口红利期,新闻媒体每逢毕业季报道的都是就业难。

 

愣头青的大学生在企业HR面前好像天然的矮了一头,面试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卑微,如果500强可以伸来橄榄枝,那喜悦绝对不亚于高考后拿到录取通知书。

 

工资,在市场价面前,毕业生是毫无议价能力的。90年代某4A广告公司给到的实习工资是50元/天,20年过去了,这个价格延续到了今天。

 

有一些职场“老人”们会说,“第一份工资嘛,重要的不是数字,是平台。”

 

听起来不错,但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我们来算一笔明账好了。

 

A和B毕业来到某公司,A做人事,月薪5k,B做总监助理,月薪8k。

 

如果在3年内没有晋升机会,大家都按自然涨薪幅度10%计算,3年下来,B比A多挣一辆本田思域了。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觉得起薪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无关紧要,那么请看下图:

 

 

1999年,在一线城市,社会平均工资可以保证你18年能够负担起一套80平米的住房。到了2017年这个年限被提高到了51年,而不久的将来房价还会更高,和社会工资的绝对值差异会被拉得更开。你很可能,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

 

我们为什么说,在大城市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因为工资!

 

你读了16年书,一路平平稳稳,就算高考踩准知识点运气也不错,考上了985,父母给你办了一场欢欢喜喜的“谢师宴”,你觉得以后人生就是坦途大道了。

 

当你最后安安稳稳毕业,步入职场才发现,现在的一个985本科生毕业留在北上广深,坐在格子间干着996的“白领”工作,但你的月收入可能不及北京燕郊、浦东张江、广州冼村或者深圳龙华的一个拆迁户。

 

你的工资40%要交房租水电,30%是生活必需的食物,还有30%要支撑社交支出,5%给公共交通。你就算把消费欲望降到最低,季度打折的时候才敢去逛逛商场,每个月紧紧巴巴的日子,办一张信用卡,你的资产负债表依然停留在负数。

 

我们为什么说,伪中产阶级是最焦虑的?

 

因为工资!

 

然而现实是,如果你还保持着学生时代,平稳过渡跟随社会大流的思维定式,你的工资也可能就这么一直“被平均”和“随大流”了。

 

02  

跳出思维定式,寻求突破

 

每个人对自己都是有一定的“期待”的。小时候爸妈希望你考清华,你就把清华挂嘴边;高考前爸妈没指望你考清华了,你却开始把清华写纸上。

 

人的大脑是个复杂而神奇的器官,有时候我们可以因为一次演讲、一部电影、一场演唱会而点燃情绪,斗志昂扬。但仅仅30分钟后,当你一路颠簸回到家,看到蓬松的你的床的时候,昂扬斗志的星星之火瞬时就会被浇灭,你会本能的瘫倒,放弃driven,决定 lie down。

 

工作以后对工资的“期待”也是如此。人人都渴望向上攀升,现实很骨感,升职加薪仿佛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容易实现,遥遥无可期。

 

在不少“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父母辈人”看来,稳定实则压倒一切。

 

 

 

这几年,小城市的公务员已经成为211毕业生眼中最舒适体面的工作了,公务员考试从限制学历到限制专业、限制基层工作经验,市人事考试中心可以理直气壮的鸡蛋里面挑骨头,可见其炙手可热。

 

毫无疑问,历史的车轮把90后这一代人送到了他们正处在的阶层,是沉沦还是逆袭,就是自己选择的事了。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环境的状态决定他们的习惯、行动,人会在“安乐窝”的状态中感到舒适并且缺乏危机感。

 

有心理学家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形象地以海水为例分为三个区域:岸边、浅水区、深水区。而岸边这个区域,对应的就是“舒适区”。 

 

假如你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定是感觉待在“岸边”的舒适区最安全、最舒适,而每往前一步,心里的恐慌和不安就会增加一分,因此,很多人宁可待在岸边的舒适区。 

 

心里不满于现状,想换工作又不敢,得过且过吧,这是大部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最常见的“舒适区”。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又残酷的发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选择 lie down 就停滞不前,停下来的往往只是你自己而已。 

 

舒适的“岸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海水有涨潮的时候,海平面一直在上升,你的舒适区有可能会被淹没。如果不去早做准备,你的舒适区将越来越小。最终,这个舒适区会消失,站在原地的你,会越加恐慌和不安。

 

 

 

 

最近一则“到了34岁,就要被华为辞退?”的新闻引起了互联网圈的热议。一位被华为辞退的员工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年近40了,刚生了二胎还背负深圳的房贷,公司的行为根本就是“卸磨杀驴”,让人心寒。

 

职场上,很多人觉得平台大就会有安全感,孰不知你的综合能力才应该是你混迹职场的唯一铠甲。就算是微软这样的老牌世界500强,也不可能是谁的养老院,在纳德拉赴任CEO以后微软裁员就如月经贴一般。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你才有机会向上攀爬,规避年老力衰的风险。你最闲散的时候,应该是学生时代,而这个时段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职场,工资就是衡量你价值的唯一体现。别听信老板的画饼,毕竟物价在涨,房价在涨,生活还不要不继续

 

现在的一份工作,没人会打算做一辈子,当然,正常盈利的公司也不会给你做一辈子的机会。正常来说,跳槽一次你会得到20%-30%的工资增幅,这个幅度是远大于你在一家公司苦熬那10%的自然增长的。

 

然而跳槽之前,你要摆脱舒适区,做好自我增值储备。

 

03 

如何走出舒适区,做好跳槽准备

 

走出舒适区的根本在于你要保持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不是狭义上的读书识记,而是一种对大脑的训练和习惯养成。

 

人的大脑是典型的“用进废退”,脑细胞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能。人刚出生的时候,脑细胞之间其实还没有任何神经元树突。婴儿不断地吸收营养,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脑细胞之间就会逐渐长出越来越多的神经元。

 

人类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神经网络越复杂,大脑就越发达。

 

人的大脑还有“高速公路效应”,这就是说,当你适应了一种学习节奏,大脑就会把这种节奏设定为惯常,好的学习习惯会自然而然的习得。

 

 

 

 

那么你该如何使大脑掌握这种良性节奏呢?

 

答案是——刻意练习!

 

1993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了“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从那之后,这四个字就在全世界传开了。从今年开始,拜几位知识界大V所赐,“刻意练习”在国内也风靡起来。

 

对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正是很好的训练大脑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英语学习来举例。

 

①刻意。在词典里,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但这个定义是没什么指导意义的,你需要去实操。简单说,包含两个方面:

 

告别舒适区。

 

总是做自己熟练的、舒服的事情,你永远不会进步。你需要练习的,是那些稍微超过你现有能力的东西,这一点对脱离舒适区十分重要。就好像流利说自主研发的“懂你英语”课程,先通过智能算法对你进行英语等级测试,然后为你匹配一套略微高于你能力的课程。很多英语学习者起初会抱怨无英文跟读句子有点难,但是后来,他们才发现,正是这种不舒适感,才真正逼你激发了大脑皮层,磨练了听力,真正开口说出了英语。

 

 

 

延迟满足,及时反馈。

 

立flag这种事很多人都会做,因为喊口号不要什么成本,但是到了行动上却没法坚持下去了。当你脱离舒适区尝试练习模式下的学习时,很可能无法持续。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学习者就是败在这一步。

 

这时候,反馈就显得无比重要。反馈让你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然后在下一次练习时及时更正;反馈让你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然后在下一次练习继续保持。反馈还能让你得到阶段性的激励,从而学会“延迟满足”。就像减肥一样,当你看到你的马甲线初见成效,为了获得更大的满足,你会本能的选择管住嘴。